为什么不说端午节快乐?而说端午安康!

为什么不说端午节快乐?而说端午安康!

关于端午节祝福语用“安康”而非“快乐”的争议,背后是传统民俗观念与现代节庆文化的碰撞。其核心逻辑源于端午节的原始属性与历史功能,但需辩证看待这一说法。

一、“不说快乐”的民俗依据

“恶月恶日”的禁忌底色 先秦时期,农历五月被视为“毒月”,五月初五因双五重叠称“重午”,是阳气极盛、蛇虫肆虐的“恶日”。《荆楚岁时记》明确记载:“五月五日,四民并蹋百草……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”古人此日以菖蒲、艾草驱疫,佩香囊避五毒(蛇、蝎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,饮雄黄酒消毒——端午节本质是全民“卫生防疫日”,而非欢庆节日。祭祀性活动的严肃性 端午节习俗中暗含多重祭祀意味:祭奠亡灵:纪念屈原、伍子胥、曹娥等悲剧人物;祭祀龙神(古越族图腾崇拜);驱鬼禳灾(如《燕京岁时记》载“端午日用黄纸画朱砂天师像贴门首”)。 在传统礼俗中,祭祀场合忌讳使用“快乐”等欢庆用语。 二、现代争议:文化考据与语义流变

“安康说”的兴起时间 民俗学者考证发现,“端午安康”的说法并非古语,而是21世纪后的新提法。古籍中仅见“祥瑞”“平安”等表述,如宋代《梦粱录》载端午“焚香祈福,以保平安”。将“安康”与端午强绑定,实为当代人对传统的重构。古代其实有“贺节”记载 唐代宫廷端午宴饮赋诗(如玄宗《端午三殿宴群臣》)、宋代百姓“互相馈赠节物”(《东京梦华录》)、明清民间赛龙舟聚饮等,均有欢庆场景。清人顾禄《清嘉录》更直接记载吴地俗语:“端午,人皆游赏,谓之‘闹端阳’。”可见古人并不完全避讳节庆之乐。三、为何“安康”更契合文化本真?

对自然时序的敬畏 古人通过端午仪式表达对自然威力的应对:挂艾草以抗湿热邪气(中医称“瘴疠”),佩五色丝“续命缕”祈求健康。一句“安康”,直指节日驱疫禳灾的核心诉求。对先贤的庄重缅怀 当端午节被赋予纪念屈原的意义后,其内涵更偏向精神祭奠。正如清明节不说“快乐”一样,在悼念爱国诗人的语境中,“安康”更能体现对历史悲情的尊重。四、当代祝福语的合理选择

尊重民俗本意 在传统文化场域(如祭祀活动、学术讨论)或对长者祝福时,用“端午安康”更显庄重,符合节日驱邪求安的原始逻辑。接纳多元表达 现代端午节已被列入法定假日,其家庭团聚、休闲娱乐的功能增强。对朋友说“端午快乐”并非错误,正如学者刘晓峰所言:“节日在传承中必然融入时代情感。”结论: “端午安康”承载着古人对生命健康的朴素祈愿,是传统民俗精神的当代延续;而“端午快乐”则体现节日功能的现代拓展。二者可并行不悖——前者守护文化基因的深度,后者拥抱节日内涵的广度。若在龙舟锣鼓声中收到一句“快乐”,不妨笑着回应: “同乐!也祝您百毒不侵,岁岁安康。”
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王者荣耀蔷薇系列皮肤深度评测:哪款才是你的真爱? 365bet官网网投

王者荣耀蔷薇系列皮肤深度评测:哪款才是你的真爱?

微信营销的10种活动形式! 神器365软件下载

微信营销的10种活动形式!

电脑到手必看!新电脑硬盘如何分区:这样分区让电脑性能翻倍 365bet官网网投

电脑到手必看!新电脑硬盘如何分区:这样分区让电脑性能翻倍